8月12日深夜,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爆炸在天津塘沽發生,消息猶如迅猛之勢攻占了各大媒體、網站新聞頭條。截至目前,已造成百余人遇難,數百人受傷,這牽動了無數國人的心,讓我們為之哀痛。
災難發生之后,社會上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。有人圍觀嘲諷質疑政府組織力,有人投機取巧牟取個人利益,似乎災難的出現并沒有帶給這些人沉痛和心碎,而卻讓災難成為了他們展開廝殺戰的題材。當然更多人還是冷靜面對,祈福禱告愿逝者安息。說到此,不得不引發我們思考,災難面前,到底需要做什么?
1.冷靜處理,傳遞社會正能量。雖然我們相聚千里,不能前往天津事發地給予幫助和支援,但是我們可以做力所能及之事。為社會傳遞正能量,愛心助力,讓受災地區早日從災難沉痛中走出來。
2.不傳播謠言,不夸大事實。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,網絡傳播的力量變得無比強大。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社會事件,借助網絡端口向社會傳播謠言,制造負面影響,給社會安寧帶來麻煩。這對于災難發生地人民而言,是情感上的二次傷害。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不傳謠言,不信謠言,給受災地區一個良好的救援環境,還社會太平。
3.正確應對,不給災難發生地增添負擔。俗話說“好心辦壞事”,有些人容易犯這樣的錯誤。在災難發生后,一些社會愛心人士希望通過自己幫助為受災地區做點善事,便不假思索,一股腦門的奔赴災區前線。仔細想想,其實這無疑是一種自私的行為,往往帶給災區的不是援助,而是增添不必要的麻煩。
4.不要借災難題材進行營銷。一些企業總是會在各類社會熱點發生時,以此為噱頭而進行營銷活動。但災難面前,我們應該學會冷靜,體會受災地區人民情感,勿要借此營銷牟利。災難已經帶給社會巨大的沉痛,借助災難牟取利益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,更是在受災地區人民傷口上撒一把鹽。
5.學會自我保護。意外總是難以避免,災難常常造成人們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創傷。倘若有一天不幸遇上災難時(當然我們希望這種事永遠不再發生),我們應該學會自我保護,堅強、冷靜的面對,盡可能地減少災難對自我的傷害。
成都利豐物業有限公司 © 版權所有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》編號:蜀ICP備14024379號-1 | 技術支持:明騰網絡
Copyright ? 014 成都利豐物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